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中的提存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5 11:20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办理提存手续的时候,应当注意具体的办理流程内容,并且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履行好各自的义务。那么,合同中的提存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中的提存是什么

  一、合同中的提存是什么

  提存,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

  提存公证是公证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的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或担保物进行寄托、保管,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提存的范围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贵重物品;担保物(金)或其替代物及其他适宜提存的标的物。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现象不乏其例,因此在订立各类购销合同中,约定何时交货、何时付款往往是购销双方深感棘手的问题。经常出现下面二种情况:

  一是购货方付出了货款但一直收不到货物,或收到的货物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事先约定的已是大打折扣;

  二是销售方发出了货物,但始终收不回货款,或经过大费周折才收回一些零头。

  这二种情况致使购货方或销售方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少企业和个人约定办理货款提存公证,由公证处将货款存入银行提存帐户,在购销双方约定的交付条件成熟后划归销售方,使购销双方后顾之忧迎刃而解,既能使销售方付出货款后保质保量地收到货物,又能使销售方发出货物后分文不少地收回货款,从而切实保证购销合同的全面履行。

  二、合同提存的条件是什么

  合同提存的条件是: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提存后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

  三、合同提存的概念和功能

  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合同标的物交付提存机关而消灭合同关系的法律制度。

  交付合同标的物的债务人为提存人;债权人为提存领受人;交付的标的物为提存物;由国家设立并保管提存物的机关为提存机关。提存制度的建立,使债务人及时了结债务关系,避免产生延迟履行的新债务,有利于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中的提存是什么的相关知识,为了更好的保障好提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内容,我们需要切实关注到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