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7 12:15
人浏览
导读:

保护好我们的个人隐私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注意到的法律内容,当我们已经遭遇到了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形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去处理好纠纷。那么,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怎么办?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怎么办

  一、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怎么办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措施:

  (一)采取自救性措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或警告,或要求其立即删除等等。

  (二)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

  (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责任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据此,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二、侵犯隐私权的立案标准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提及隐私权字眼的明文条款。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害隐私权范畴:

  (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三)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七)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八)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九)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十)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三、个人信息泄露举报流程是怎样的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消费者还可依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怎么办的相关知识,隐私权受到侵犯,我们作为权利人应当及时止损,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