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的效力是如何体现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3 17:31
人浏览
导读:

合同当事人对于合同的具体生效时间应当是比较关心的,因为只有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后,才能更好地保障好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合同的效力是如何体现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的效力是如何体现的

  一、合同的效力是如何体现的

  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拘束力。合同对当事人的拘束力又表现在权利与义务两方面。即合同当事人依据法律与合同的规定所产生的权利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合同的当事人有请求和接受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这些权利也包括合同履行当中的抗辩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等,同时当事人还有在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获得补救的权利等;另一方面,依据合同所产生的义务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当事人必须履行,拒绝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或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如果违反合同义务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二)合同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因此也只能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当事人只能向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不能请求第三人承担合同上的义务,第三人也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主张权利和承担义务。

  (三)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力,还表现在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依法将承担法律责任,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使当事人依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对另一方当事人进行补救。

  二、合同生效时间怎么确定

  (一)当事人可自行约定生效时间;

  (二)当事人未作约定的,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

  (三)以批准登记等手续为合同生效要件的,合同在当事人办理完相应的手续后生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三、法院能主动审查合同效力吗

  如果是已经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涉及合同的法院必须审查合同效力。没有起诉至法院的合同,法院无权审查其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的效力是如何体现的的相关知识,我们在订立合同之后,对于合同的法律效力事宜是比较关注的,您可以参照上文所述的内容进行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