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双方解除合同后有哪些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1 12:11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合同的解除行为是需要符合有关的解除要件,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进行。那么,双方解除合同后有哪些法律后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双方解除合同后有哪些法律后果

  一、双方解除合同后有哪些法律后果

  (一)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

  (二)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的措施;

  (三)赔偿损失。

  二、解除合同需要支付的违约金是多少

  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贷款合同当中的违约金。《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后,如果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违约金。如果没有约定时,一方违约造成合同解除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百八十五条 【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解除合同的违约金赔偿标准有如果合同因违约解除,可以追究违约人的相关责任,同时违约人应该向另一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若合同中有违约金的规定,则按照合同中规定的相关数额进行赔付。

  三、怎么和公司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以前,必须经过特定的环节。其中主要有:

  (一)用人单位对于因违纪、违法应予开除、除名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必须针对其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经此仍然无效的,才可进行。

  (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般应向本单位工会征求意见;如果裁员,应当提前30天向本单位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还应当将裁员方案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报经主管机关审核或批准。依照法律规定,裁员应当事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双方解除合同后有哪些法律后果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解除合同之后是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