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3 18:20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口头协议的行为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律效力进行处理,这是对当事人的权益予以保障。那么,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一、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一)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存在口头协议,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二)《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三)如果没有人证(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和物证来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是很难认定有口头协议的。

  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头合同。口头合同比起书面合同简便易行,只要法律没有规定一定要订立书面合同,而口头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同样是有效的。口头协议一旦诉至法院,主张方要提供当时发生合同约定行为的证据,这类案件由于证人证言的随意性很大,很难予以采信,这时就需要主张方提供当时履行合同时的间接证据,双方履行口头合同时,往来的传真、电子邮件、票据、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二、口头协议算不算合同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的选择合同的形式,口头协议只要满足合同的成立条件也为有效的合同。

  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通过口头对话的方式订立合同,优点在于简单、快捷。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条中“可以采用”,体现了合同自由原则,表明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的选择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形式是合同内容的外在表现,是内容的载体,合同的有效性主要还是通过合同的具体内容来判断。

  另外,在法律对合同形式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形下,比如法律规定的必须采用要式的合同,若合同欠缺法定形式可能会导致合同不成立或无效。还需要注意的是,若当事人采用口头形式,但时候无法证明当事人已经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的,也可能导致合同不成立。

  三、口头协议应对策略

  (一)杜绝口头承诺;

  (二)签订既能促成交易,又能控制风险且可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的合同。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我们可以以口头的形式确定相关合同的效力结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