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定监护人的种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6 11:03
人浏览
导读:

法定监护人主要是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监护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履行好各自应尽的法律职责。在司法实践当中,有时候还需要我们开具监护人证明才能办理相关的业务,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到户籍所在地进行办理。

法定监护人的种类

  一、法定监护人的种类

  对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第二十九条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二、法定监护人证明哪里开

  监护人证明应该到该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开。或者也可以直接让当地派出所出具证明、加盖章。也就是说,在判断和证明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身份时,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才有法律效力,村委会并不具备核查未成年人监护人身份的条件。

  三、监护人权利和义务有什么

  (一)监护人权利:

  1、规定监护人有获酬请求权;

  2、规定监护人的辞任权或拒任。

  (二)义务:

  1、必须按时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人学;

  2、必须保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他们中途停学;

  3、应按规定,交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生活确实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减免)

  4、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法定监护人的种类的相关知识,法定监护人在承担法律职责之时,可以参照上文的规定要求,如果监护人未能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内容,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