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签订涉外合同时应遵守的几个原则,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22 17:30
人浏览
导读:

签订涉外合同时应遵守的原则为维护国家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原则、适用国际惯例原则这三个。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包括合同当事人是否选择中国法律;选择法律的范围只能为实体法且要作出明示等等。

签订涉外合同时应遵守的几个原则,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

  一、签订涉外合同时应遵守的几个原则

  签订涉外合同时应遵守的几个原则如下:

  1.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订立涉外合同时,不得违反我国的司法管辖权、税收管辖权等,不得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

  2.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这一点同国内的合同是相同的。

  3.适用国际惯例的原则。适用国际惯例是当今国际经济交往的趋势。

  二、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如下:

  1.首先要看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是不是中国的法律,没有选择就不能适用。

  2.当事人选择法律时,必须以明示的方式做出,选择的范围只能是实体法。而且,不能违反当事人所在国的基本原则和该国法律的强制规定。如我国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必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3.当事人没有选择时,可以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被称为“最密切联系原则”, 如合同的缔结地法,合同履行地法,标的物所在地法、当事人的所在地法、法院地法和仲裁地法等。法律快车提醒您,法院在依此判断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4.优先适用国际条约和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国际惯例。

  三、什么是涉外合同

  所谓涉外合同,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即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客体或者产生、变更、终止合同关系的法律事实中任何一个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在涉外合同中,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外贸易性质的涉外合同(或称为对外贸易合同),它是指我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外国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订立的合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