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24 12:10
人浏览
导读:

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范围是民事诉讼法、商法以及保险法等相关法律中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平等原则、意思自洽原则、公平原则等。

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吗

  一、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

  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在我国,民事判决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成文的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成文法虽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2.公序良俗原则在商法中的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大规模的商业信用对公序良俗原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法中充分施展其功能和效用。

  3.公序良俗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适用。

  二、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吗

  公序良俗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民法典共有六个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

  《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三、民法典基本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基本原则有: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民法典的重要基本原则,合同当事人通过协商,自愿决定和告诉相互权利义务关系。

  3.公平原则。公平原则作为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法律快车提醒您,其意义和作用是: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符合商业道德的要求。将公平原则作为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准则,可以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力,有得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4.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作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相互协作。

  5.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民法典的重要基本原则。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