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约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05 14:18
人浏览
导读:

不可抗力作为一种法律明确规定合同解除的要件,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时候合同便可以解除,当事人双方可以对一些常见的不可抗力因素进行约定。那么,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约定?适用不可抗力应注意什么?合同中不可抗力条件包括哪些?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约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约定

  一、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约定

  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天气预报即开船,结果遇上风暴使货物受损。该风暴对于船长来说就不是不可抗力。因为作为海上运输的船长出海前应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预报,而天气预报已对该风暴作了预告,船长能够预见,却由于疏忽未注意应当承担货损的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适用不可抗力应注意什么

  1、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适当的证明条件。对方接到通知应及时答复,如长期拖延不予处理,也要负违约责任。2、要认真分析事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条款约定范围,如不属于合同规定范围时,一般不能按不可抗力事故处理。3、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履约的程度等具体情况,适当地处理在履约中发生的各种情况采取补救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质量不合同)、使履行缺陷得以消除的具体措施。

  三、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应包括哪些

  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不可抗力条款是买卖双方在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有关内容的规定。各国法律都承认当事人规定不可抗力内容的有效性,并允许当事人规定与法律的规定不同的范围和内容。虽然每个合同规定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不可抗力事故的法律后果;出具事故证明的机构和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争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当规定的具体一些,不能笼统或含糊不清。防止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容易产生不同解释,出现纠纷。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约定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当事人双方可以对一些常见的不可抗力因素进行约定。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不可抗力因素合同怎么约定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