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0-25 08:02
人浏览
导读:

民法典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八种,其中包括停止侵害行为的继续、排除妨碍行为、消除行为、返还侵害所得财产、使物品恢复原状、赔偿一定的损失、向当事人赔礼道歉、消除所造成的影响等。

民法典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一、民法典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了以下这些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1. 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碍;

  3. 消除危险;

  4. 返还财产;

  5. 恢复原状;

  6. 赔偿损失;

  7. 赔礼道歉;

  8.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侵权行为管辖的法院有哪些?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赔偿提起的诉讼,法律另有规定,不适用对侵权纠纷管辖的一般规定。

  1.侵权行为地的确定。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2.产品质量纠纷的管辖。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3.名誉权案件管辖的确定。名誉权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三、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因素,即:过错、行为不法、损害事实是否是侵权行为必要构成要件上。侵权行为“要件”应是所有侵权行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当缺少这一条件就不能构成侵权行为时,才能够称为“要件”,否则,就不能称为“要件”。法律快车提醒,当某一条件仅仅是构成某一类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所有侵权行为中的必要条件时,这样的条件也不应该作为侵权行为概念的“要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