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怎么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05 14:56
人浏览
导读:

不可抗力作为合同法定解除条件一直,当事人在遇到的时候一般都是无法阻止的。那么,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怎么写?合同中不可抗力主要指的是什么?政府行为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怎么写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怎么写

  一、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怎么写

  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可以写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应及时通知对方,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不能履行一方的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五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合同中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什么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当然,这种预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当事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事件,有些偶然事件并非当事人完全不能预见。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概率极小,而被当事人忽略不计,把它排除在正常情况之外,但结果这种偶然事件真的出现了,这类事件仍然属于不可预见的事件。在正常情况下,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客观标准,即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该合同当事人就应当预见到。如果对该种事件的预见需要一定的专门知识,那么只要具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预见到的事件则该合同当事人就应当预见。

  三、政府行为是否属于不可抗力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怎么写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对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进行载明。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怎么写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