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是合法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05 15:51
人浏览
导读:

正当防卫是当事人为了防止非法侵害自己权益,而对侵害人作出的反击行为,我们在遇到非法行为侵害的时候可以使用正当防卫捍卫自己的权利。那么,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是合法的?成立正当防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是合法的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是合法的

  一、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是合法的

  正当防卫行为,是指为了防止公共利益、他人或者本人的人身和其他合法权益遣受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者予以必要反击的行为。对正当防卫行为造成的损害,防卫者不负刑事责任,也不负民事责任。如为了抓获小偷、夺回被偷财物而将小偷的衣服扯破:为了防止被凶徒伤害而用木棒打断了凶徒拿凶器的手臂等。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成立正当防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以不法侵害人开始着手实施侵害行为时开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分明显紧迫,且待其实施后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时,可以认为侵害行为已经开始。

  三、正当防卫是不是只能在不得已情况下实施

  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并不以不得已为条件,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才以不得已为条件。在正当防卫的情况下,即使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不法侵害,甚至这些方法可能会比防卫行为产生的结果更好,防卫人也可以实施防卫行为,防卫行为不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例如,甲在警察局附近被人持刀抢劫,从旁观者的视角看,最为理性和有效的方法是跑向警察局呼救,但是从甲的角度看,他可能处于极度惊慌的状态中而忘记向警察局寻求帮助或者不知道附近有警察局的存在,因此如果甲采取防卫行为,应当被视为正当防卫,尽管防卫行为可能不是阻止侵害的最好方法。法律不可以要求一个处于极度危险状态中的正常人在实施防卫行前考虑其他更好的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是合法的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正当防卫应当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是合法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