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里面的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9-15 08:13
人浏览
导读:

合同里面的违约金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对于超过这一标准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降低合同违约金。支付违约金的条件是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存在合同违约的情形。

合同里面的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一、合同里面的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合同里面的违约金不能超过超过造成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法律快车提醒,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支付违约金有什么条件

  支付违约金需要满足的条件:一方当事人或者是双方当事人有违约行为。合同违约是指不履行、不适当履行、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如果违约方虽有违约事实,但对违约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的,不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方虽有违约事实,但其对违约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则不承担违约责任,过错责任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有弊端,因违约发生的纠纷,违约方违约过错程度很难有一个准确的量化标准按过错大小的划分实际上为审判人员主观确定带来较大的随意性,也不能排除人情关系对过错责任认定使其更大程度上的随意性。

  三、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1.司法酌增。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定于造成的损失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请求予以增加。

  2.司法酌减。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3.违约金与继续履行的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4.违约金与定金的适用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