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的原则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9-20 16:31
人浏览
导读:

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的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公平原则这四种。法人一般不能成为侵权责任主体,通常民法典当中的侵权责任纠纷主体为自然人。

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的原则有哪些

  一、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的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的原则有:

  1.过错责任原则;

  2.过错推定原则;

  3.无过错责任原则;

  4.公平原则。

  归责原则是关于侵权责任“归责”的基本规则,即行为人因为何种事由被要求承担责任。归责原则构建了侵权类型,即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严格责任类型。归责原则对应着侵权责任的基本分类。三种归责原则对应了各种侵权责任的具体类型,它们在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过错责任、过错推定和严格责任对行为人所强加的责任是有区别的,就行为人来说,严格责任最重,过错推定次之,过错责任最轻。对受害人的保护也不相同,从受害人的角度考虑,在责任的选择上应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责任。

  二、法人能否成为侵权责任的主体

  法人一般不能成为侵权责任的主体。法人拟制学说认为,法人没有意思能力,不能实施侵权行为,加之在法律上不承认侵权行为的代理,因而,法人机关或其他成员侵权行为的后果不能由法人承担,法人无侵权责任能力。

  三、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1.损害后果。损害后果的客观存在是确定侵权责任的首要的必要的条件。法律快车提醒,所谓损害,是指因人的行为或对象的危险性而导致人身财产方面的合法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后果。

  2.因果关系。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行为是导致损害的原因,损害是行为的必然结果,所要解决的是侵权责任是否成立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四种。

  3.行为的违法性。行为的违法性包括形式的违法和实质的违法。所谓形式的违法是指行为与法律的明文规定相抵触。

  4.过错。过错作为一般,是一种主观条件,是行为人实施不法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损害后果的主观态度。但是,如果要确定行为人是否存在这种心理状态却要借助于其外在表征即行为本身。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