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关于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9-20 20:30
人浏览
导读:

关于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按照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时,才可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继承分配的特殊情形主要有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可以多分遗产的、不分或应当少分的情形等。

关于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一、关于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关于法定继承的顺序是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二、遗产继承分配的特殊情形

  法定继承情形下,以下人员享有继承权或享有多分的权利或者应当少分:

  1.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房产时,可以要求多分;

  3.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配给他们适当的房产份额或房产;

  4.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房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三、法定继承纠纷如何解决

  1.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法律快车提醒,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