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法收养去哪里登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06 15:03
人浏览
导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很多孩子在未成年时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成为了孤儿,有的被家庭收养,有的被福利院收养,不过民间收养孩子是要办理合法收养手续的,不然收养关系是不合法的,那么合法收养去哪里登记?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法收养去哪里登记

一、合法收养去哪里登记

收养登记机关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就成立。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第一千一百零六条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二、想收养8周岁儿童可以吗

想收养8周岁儿童,需要该儿童同意才可以

在民法典收养章节中,有许多具体规定体现了“最有利于被收养人原则”。比如,第一千一百零四条规定的“收养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根据中国收养法,收养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需要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而民法典将需要征得同意的被收养人范围扩大到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体现了对被收养人意愿的充分尊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速度、程度也普遍提升。为此,民法典的总则部分将划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条件由10周岁下调到8周岁。也就是说,民法典认可了8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有独立做出与其年龄、智力相当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

民法典的收养制度将需要征得被收养人同意的年龄标准由10周岁降低到8周岁的调整,是与民法总则相统一的结果,也是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结果。

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也可以被收养了

中国收养法规定,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可以被收养。而民法典实施以后,上调了对被收养人年龄上的标准,14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可以被收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符合下列条件的未成年人都可以被收养:父母已经去世的孤儿;亲生父母失踪或下落不明的未成年人;亲生父母有如重大疾病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被收养人年龄标准的上调,使得已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有机会被收养,有机会回归家庭生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收养人的条件有什么变化

中国收养法列举了收养人应该同时具备的4个条件:没有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30周岁。而民法典规定的收养人应符合的条件增加到5个,新增了“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的要求。这样一来,像有过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人便不能收养子女。

另外,在“没有子女”这一条件上,民法典修改成了“没有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满足了仅有一名子女的人对收养子女的需求。

与二胎政策相统一,可收养人数增加了,为解决男女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开放二胎政策。为了与中国现阶段计划生育政策相统一,民法典将收养法中关于“收养人数”的规定进行了调整。

民法典将收养子女的人数由“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改为“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简单来说,民法典实施后,收养人的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加起来,总数最多为两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合法收养去哪里登记”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收养登记机关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就成立,根据不同的情况,到不同的部门去办理收养手续。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