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0-01 12:03
人浏览
导读:

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五种,其中包括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继续履行的、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的、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的、当事人一方消极履行的和其他法定情形。

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哪些

  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总的来说,如果签订了书面的解除合同协议,解除合同协议符合法律规定肯定是有效的,双方对合同效力产生的纠纷,原告在起诉的时候,法律快车提醒,起诉状起诉状中陈述清楚相关的事实和理由即可,法院不会要求原告确定案由。

  二、合同可以约定解除吗

  可以。法律快车提醒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三、合同解除的后果是什么

  1.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请求赔偿损害,那么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受到的损害就无法补救。

  2.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复原状,那么非违约方订立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因相信合同能够履行而作准备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为恢复原状而支出的费用就得不到补偿。

  3.在协议解除合同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损失,如果获利的一方不赔偿对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损害,不符合公平原则。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