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小区物业服务合同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10 16:10
人浏览
导读:

现在的小区一般情况下都会和物业签订服务合同,在此期间当然也需要有物业公司来负责具体的服务工作的,维护这整个小区的环境和设施,那么,小区的物业服务合同期限?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区物业服务合同期限

  一、小区物业服务合同期限

  物业服务合同的期限一般不低于两年。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届满的三个月前,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大会应当协商续约事宜。双方续约的,应当重新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双方不再续约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书面告知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并到物业所在地的区、县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做好服务,协助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应当按时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至合同终止。

  二、没有期限的物业合同合法吗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合同应该约定合同的期限,但不是强制性的规定,所以物业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并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三、如何避免物业管理纠纷

  1、目前物业管理收费纠纷日益增多,纠纷焦点集中在业主或使用人认为有关服务费项目、标准、质量不合理、不合格,而物业管理公司认为业主或使用人不遵守物业管理公约,不按时交纳管理费,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目前,由于物业管理刚刚起步,问题不单是某一方的过错那么简单,因此购房者为避免纠纷可采取如下措施:

  (1)签署物业管理公约时,应就有关收费的条款仔细审核,有不合理的要经过协商修改后才能签署;

  (2)入住时一定要严格验房,查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证,并实地看房,有问题的及时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并妥善解决;

  (3)房屋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及时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联系,敦促其采取措施修复;

  (4)尽早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签订物业管理合同,对住、管双方的行为加以规范、约束。

  2、纠纷出现后,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解决:

  (1)业主或使用人可向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反映,由管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

  (2)不能协商解决的,有关收费标准又是由物价部门核定的,业主、使用人或管委会可提请物价部门重新核定,物价部门可依据物业管理实际发生的费用,结合其服务内容、质量、深度及用户的意见重新核定;

  (3)物业管理公司认为有关费用标准过低的,不得擅自提价,一方面可与管委会协商一致后提价,一方面可提请物价部门根据有关费用的变化情况调整其标准。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小区物业服务合同期限、没有期限的物业合同合法吗等的全部内容,相信应该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