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赡养可以继承遗产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02 20:10
人浏览
导读:

不赡养可以继承遗产,根据法律规定,对应赡养人造成严重损害的不得继承遗产,被继承人可以选择放弃遗产。根据法定继承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于其他顺序继承财产。

不赡养可以继承遗产吗

  一、不赡养可以继承遗产吗

  不赡养可以继承遗产。但其不赡养行为构成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且没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也未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则其丧失继承权,无法继承遗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二、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比例是多少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指的是在法定继承中确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分得的遗产份额的基本准则。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三、法定继承人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法定继承人有:

  1.配偶、父母、子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者丧偶女婿、名为养孙子女的养子女、代位继承人、胎儿。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