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律中规定孩子的监护人是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09 16:10
人浏览
导读:

法律中规定孩子的监护人是父母,依据法律规定,父母承担孩子的监护人,负有监护孩子的义务。若父母不存在监护孩子的资格和能力,可以交由其他监护人担任。

法律中规定孩子的监护人是谁

  一、法律中规定孩子的监护人是谁

  法律中规定孩子的监护人是父母。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三种: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不能成为监护人的情况

  监护人既为保护被监护人而设,自然须具备相当能力,故监护人的资格是确定监护人是否胜任监护职务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被监护人的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的问题。各国法律均对此做出了规定,对于不能胜任监护工作者,法律规定不许其担任监护人,这就是所谓“监护人缺格”(消极资格)的规定。监护人缺格的情形,归纳起来主要在有下六种:

  1.未成年人;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被法院免职的法定代理人或保护人,如正在受刑罚处罚(不包括缓刑、管制的)的人,有危害被监护人利益行为的人等;

  4.破产人;

  5.对被监护人提起诉讼或曾经提起过诉讼的人及其配偶和直系血亲,即可能对被监护人人身造成危害或损害其利益的人;

  6.去向不明的人。

  三、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有: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