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无人继承的遗产国家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17 10:20
人浏览
导读:

无人继承的遗产国家处理方式是死者没有设立遗嘱,也没有人可以继续财产,如果属于集体所有组织的,应归回组织所有,如果没有则应当交由国家用于社会公益活动。

无人继承的遗产国家如何处理

  一、无人继承的遗产国家如何处理

  无人继承的遗产国家处理方式:若死者生前属于集体所有制组织,为其成员的,则该遗产部分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若死者不属于集体组织成员的,其财产则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二、放弃继承应当在何时提出

  放弃继承应当在遗产处理前或者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提出。

  放弃继承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行为。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三、遗产的种类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的类型包括:

  1.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2.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树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种的树木和自留山上种的树木。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公民的文物一般指公民自己收藏的书画、古玩、艺术品等。

  5.法律允许公民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如农村承包专业户的汽车、拖拉机、加工机具等。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即基于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获得的稿费、奖金,或者因发明被利用而取得的专利转让费和专利使用费等。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公民的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复员、转业军人 的复员费、转业费,公民的离退休金、养老金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