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我国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21 13:31
人浏览
导读:

我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办法是提高公民的保护个人信息意识,养成社交账号的密码保护习惯,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扫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听信中奖信息。

我国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一、我国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我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办法是:

  1.加大保护个人信息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的保护信息意识。要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手机等信息载体,身份证号、支付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

  2.养成定期修改密码的好习惯,对重要账号(如常用邮箱,网上支付,聊天账号等)必须设置单独密码,绝不一码多用,且密码要设置为数字加字母等较为复杂的组合;

  3.不随意连接不明、免费wifi,不点击短信中非HTTP是开头的不明链接和扫描未知二维码,不轻信电话、短信、QQ、微信中所谓退款、贷款验资、司法协查、商品退款、积分兑换、中奖退税等信息。

  二、个人信息被人盗用去报税可以要求赔偿吗

  可以要求赔偿,但必须要有确切的证据,同时列明具体的损失。个人信息被人冒用的,可以选择报警。另外还可以及时收集、固定证据,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具体的损失清单等,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