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申请指定监护人程序是怎么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25 12:20
人浏览
导读:

申请指定监护人程序是照法律规定,父母是第一顺序,若父母不具备担任孩子监护人资格的,可以由近亲属承担,若近亲属仍不具备监护人资格可以由愿意承担且相关组织同意的人担任。

申请指定监护人程序是怎么样

  一、申请指定监护人程序是怎么样

  申请指定监护人程序是: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确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二、法定监护人可以放弃法定监护权吗

  法定监护人不可以放弃法定监护权。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子女抚养、教育是父母的义务。除依法撤销监护权外,不得放弃监护权。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

  三、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1.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法律快车提醒,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

  2.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为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并对不当得利人进行追索,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

  3.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同时,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4.代理未成年人行使索赔请求权。当来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致不法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也有责任代理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