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是否还有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2-23 18:11
人浏览
导读:

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是没有效力的,合同条款只有在依法成立生效时才会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法定约束力。若是合同无效,当事人便无需再履行合同条款,相应的违约条款也是无效的。

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是否还有效

  一、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是否还有效

  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约定是无效的。对于造成合同无效的过错方,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无效需要通过诉讼吗

  不需要,无效合同是没有诉讼时间的,因为无效合同本质上就是无效的,其无效的宣判是随时的,我国现行法律对合同有效和无效是两种不同的制度规定。由于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据此,无效合同并不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而是存在随时宣告无效的情形。法律快车提醒,因为对于违法行为是不存在保护的,这是对法益的尊重和保障,无效合同随时可以申请无效。

  三、合同无效的情形

  合同无效具体包括的情形如下: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意思表示不真实;

  3.内容违反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法律规定;

  4.违背公序良俗;

  5.合同当事人互相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