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纠纷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2-16 10:40
人浏览
导读:

合同纠纷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主要是体现在民法典的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中,法条规定了合同当事人若是存在违约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有约定违约金的,应当承担违约金的支付义务。

合同纠纷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一、合同纠纷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是《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合同违约的构成要件

  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

  1.存在违约行为;

  2.当事人存在主观过错;

  3.造成了损失;

  4.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同违约可以申请仲裁吗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合同违约是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的,法律快车提醒,而仲裁机构应该依据合同的约定进行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十六条,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