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律效力有什么特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2-01 18:10
人浏览
导读:

法律效力具有的特征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成立的方式、是对社会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等。法律效力和法律效益的区别主要是在二者的定义、时间效力和所属层面的不同。

法律效力有什么特征

  一、法律效力有什么特征

  法律效力的特征是:

  1.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正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2.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由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法律规范成立的两种不同方式,也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特征之一。

  3.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实施法律是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社会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从而使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现。

  4.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国家把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现实社会关系加以规范化,概括为人们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即行为模式,这就是法律。

  5.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国家是全社会的正式代表,因而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法律的效力也必然遍及全社会,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任何人都有约束力。

  二、法律效力和法律效益有什么区别

  法律效率与法律效力有以下区别:

  1.定义不同;时间效力不同;所属的层面不同。

  2.法律分析时间效力不同: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实施是否给人们或社会带来某种有效的利益和好处,是否满足了人们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或目的。

  3.层面不同:从宏观层面看,法律效益包括法律的外部效益和法律的内部效益。法律的外部效益是指法律本身之外的社会各项收益与成本之比,具体包括法律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法律的内部效益是指法律自身运转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具体包括立法效益、执法效益、司法效益、诉讼效益、守法效益等。

  三、法律效力无效的分类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和绝对无效。

  1.自始无效: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当然无效: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

  3.绝对无效: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法律快车提醒,民事法律行为要产生法律效力(生效),首先应当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成立),即必须具有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三个要素。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