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人身损害赔偿法院判了不给钱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9 19:20
人浏览
导读:

人身损害赔偿是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法律制度。那么法院精审理对于人身损害赔偿部分作出了判决后,对方拒不支付赔偿金怎么办?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身损害赔偿法院判了不给钱怎么办

  一、人身损害赔偿法院判了不给钱怎么办

  法院判决后对方不给钱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确实没有什么财产,法院也没办法执行。能发现他的财产线索,可以提供给法院执行法官;如果发现他恶意转移财产的证据,也可以向法院要求移送公安机关追究他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名誉侵权的形式有哪些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重要隐私等。

  1、侮辱。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2、诽谤。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三、名誉损失和精神损失赔偿标准怎么确定

  名誉受损后可以结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采取的侵权手段等的因素来确定精神损失的赔偿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法院判了不给钱怎么办的相关知识,法院判决后对方不给钱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发现他恶意转移财产的证据,也可以向法院要求移送公安机关追究他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