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所有权取得特别方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28 09:11
人浏览
导读: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按照是否以他人所有权为前提,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关于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大家是否有所了解,本文介绍了所有权取得方式的相关知识,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所有权取得特别方式

  一、所有权取得特别方式

  (一)原始取得。原始取得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根据法律的规定,取得新建房屋、无主房屋的所有权,或者不以原房屋所有的人的权利和意志为根据而取得房屋的所有权。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依法建造房屋;依法没收房屋;收归国有的无主房屋;合法添附的房屋(如翻建、加层)。

  (二)继受取得。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指根据原房屋所有人的意思接受原房屋所有人转移之房屋所有权,是以原房屋所有人的所有权和其转让所有权的意志为根据的。

  因法律行为而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是取得房屋所有权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房屋买卖(包括拍卖);房屋赠与;房屋相互交换。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一)依法律行为而取得。

  1、双方法律行为(如基于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而为的变更"登记")。

  2、单方法律行为(如受遗赠)。

  (二)依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而取得,如继承、建造(如房屋的建造、围海造田)、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以及公用征收、没收等行政行为。

  三、国家所有权的主要特征

  国家所有权也是一种所有权法律关系,具有所有权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但与其他所有权形式比较,国家所有权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

  (一)在所有权主体方面,国家所有权具有统一性和唯一性的特征。这是指只有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才享有国家财产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家所有权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主体。这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最基本的特征。

  (二)国家所有权客体的广泛性。这是指任何财产都可以成为国家所有权的客体,而不受任何限制。

  (三)国家所有权取得方式的特殊性。除了私人取得所有权的方式外,国家还可以凭公权力来取得所有权,如通过征收、国有化、没收、税收等方式取得所有权。

  (四)形式方式的特殊性。国家作为一个抽象的实体,难以直接行使所有权,必须通过法律法规授权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投资的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所有权取得特别方式的相关知识,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按照是否以他人所有权为前提,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