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赠与行为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17 15:54
人浏览
导读:

自然人的个人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在法定范围内,自然可以将财产进行赠与,赠与合同一旦签订,赠与人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无故撤销合同的。那么,赠与行为是一种怎样的行为?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赠与行为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一、赠与行为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赠与行为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无偿法律行为。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

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二、签订赠与合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赠与合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

赠与合同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目前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以及方式、赠与是否附条件以及什么条件、赠与合同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

2、从赠与人的角度考虑

若赠与行为在交付财产或转移权利之前有可能撤销,建议不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因为一旦公证将很难撤销;从受赠人的角度考虑,若担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则应积极劝说赠与人将赠与合同进行公证。

3、赠与合同是否存在条件

如果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对受赠人有一定的要求,则可作为一个赠与的条件。如果受赠人无法满足赠与人提出的条件,或者受赠人的行为让赠与人不满意,则赠与人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履行赠与义务。

4、赠与财产是否需要等级手续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约定办理有关手续的内容。

5、 赠与人应说明财产瑕疵

赠与人应在赠与合同中说明赠与财产存在的瑕疵,否则由此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将承担责任。

三、赠与房产可以反悔要回吗

首先,当赠与人赠与他人房产时,已经成立了赠与合同,双方都应该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不可随意撤销和变更。

其次,如果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如果受赠与人以上情形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但是赠与人的撤销权,必须在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超过时间将不能撤销。

再次,如果房产已经经过登记,则赠与人不可以撤销赠与行为,反悔要回财产。

以上就是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赠与行为是一种怎样的行为”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与馈赠不同,赠与是一种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无偿法律行为,受赠人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赠与。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