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非法占有怎么报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6 14:01
人浏览
导读:

相信大家都知道,遇到违法犯罪的行为需要及时报警举报,特别是涉及到财物损失的案件,报警处理是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对于非法占有这一类的案件应该怎么报警处理呢?非法占有涉及的刑事处罚是什么?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非法占有怎么报警

  一、非法占有怎么报警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一旦发生就可以报案,将被骗经过向公安机关陈述即可。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九条规定,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物权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实现物权主要有以下这两种方式:

  (一)法律行为,这是物权取得的最常见的原因,如买卖、互易、赠与、遗赠以及通过物的所有人与其他人的设定行为为他人设定抵押权、质权等他物权。

  (二)由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物权,主要有:

  1、因取得时效取得物权;

  2、因公用征收或没收而取得物权;

  3、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取得所有权;

  4、因附合、混合或加工取得物权;

  5、因继承取得物权;

  6、因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物权;

  7、孳息的所有权取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三、物权的变动及其方式是什么

  物权的变动方式有物权的发生(取得、设定)、变更或消灭。物权的变动又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物权的原始取得是指物权取得非自他人之手继受而来。

  物权变动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其中,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主要包括基于事实行为、基于法律规定和基于公法行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非法占有怎么报警的相关知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一旦发生就可以报案,将被骗经过向公安机关陈述即可。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