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名誉权是否属于人生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5 17:34
人浏览
导读:

名誉权是社会对个人品德、信誉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因此对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都倾向于与名誉较好的人交往,可以看出名誉具有较为强烈的人身属性,那么名誉权是否属于人生权?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名誉权是否属于人生权

一、名誉权是否属于人生权

实际上,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名誉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二、名誉权的内涵

所谓名誉,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声誉。也就是说,一个公民、一个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它的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它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就总体上而言,名誉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

2、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名誉权的分类

公民名誉权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法人名誉权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评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名誉权是否属于人生权的法律知识。《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体现了法律对人格权的重视,其中名誉权便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