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肖像侵权怎么诉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0 17:31
人浏览
导读:

肖像权具备的主要特征是可辨识性,即通过创作的形象与原形象相比,能够被公众所识别。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肖像权。那么肖像侵权怎么诉讼?发背影照属于侵犯肖像权吗?肖像权有什么特点?针对以上疑惑,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肖像侵权怎么诉讼

一、肖像侵权怎么诉讼

侵犯肖像权的起诉流程: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三)申请人在提交申请之后的7天之内,也需要向有关的机构支付一定的费用,比如说申诉费,资料费等等,如果不缴纳费用的话,有关机构则会将其视为自动撤销诉讼。

二、发背影照属于侵犯肖像权吗

法律意义上的肖像,一般指自然人的外部形象及其所享有的人格法益,其内涵主要看是否能够客观反映肖像人的外部特征。外部形象主要指的便是外貌和体貌

肖像权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具有可辨认性,即客观存在的人的形象与通过艺术创作手段再现的形象相比,要为一般的人所能够认知、辨认。肖像所反映的人的外部形象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清晰的、可辨认的。反过来看,模糊、不清晰的以及在作品中不处于主体地位的外部形象就不是法律上讨论的肖像。由此可见,可辨认性在确定是否存在侵犯肖像权的使用行为时具有关键作用。因此,不可辨认的形象无法与自然人的人格利益相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判断是否侵犯了肖像权。

如果背影照具有可辨认性,且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用作商业用途,又无合理抗辩理由的情况下则构成侵权。

三、肖像权有什么特点

肖像权有以下特点:

(一)肖像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拥有肖像及其肖像权利。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由于不存在客观的、能够独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权。法人的“企业形象”不是指人的肖像,而是有关法人的经营、规模、管理、效益、资信以及产品质量等综合状况及社会评价;

(二)肖像权也具备一种财产利益,这种财产利益是通过肖像权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产生的,它允许肖像权人在一定的范围内有限度地转让肖像权,允许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从中获得应有的使用价值;

(三)肖像权还是一种标识性人格权,具有基层性。基本作用在于以外貌形象标识人格,借以辩识每一个特定的自然人。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肖像侵权怎么诉讼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肖像权被侵犯,当事人需要提交起诉书,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缴纳费用。希望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