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强制解散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7 14:25
人浏览

  强制解散是公司基于法律或主管机关命令而被迫进行的解散。强制解散是指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被行政机关或法院撤销或裁定解散。那么,公司强制解散的条件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一、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草案规定了公司自愿解散的三种情形,但对法院可否依股东申请通过司法程序解散公司未作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和一些地方、企业提出,目前有的公司经营严重困难,虽未达到破产界限,但继续维持会使股东利益受到更大损失;而因股东之间分歧严重,股东会、董事会又不能作出公司解散清算的决议,处于僵局状态。公司法应当针对这种情形,规定股东可以申请法院解散公司,进行清算。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予以受理,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判决:

  (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持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无法召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多数,持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董事或者实际控制人有持续性的压制、欺诈行为,严重侵害股东利益,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纠正;

  (四)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导致公司可能或者正在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害;

  (五)其他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将造成股东整体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股东仅仅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公司强制解散的条件有哪些

   、股东强制解散公司的法定条件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该困难应当理解为公司治理中的严重困难,而不仅不仅理解为公司财务困难。常见的重要情况为:(1)股东会失灵;(2)董事会失灵;(3)经营层失灵。

  2、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3、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4、股东人数要求: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在法院采用强制解散公司之前,应当组织股东、经营者、高管尽量协商找到解决严重困难的途径。只有股东无法通过查账、转股、退股等方式缓和、有效的救济途径解决重大困难时,才能要求强制解散公司。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公司强制解散的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综上,解散公司之诉本身的法律要件要求较高,对请求方的举证责任分配较重,而裁判机构又对强制解散公司持谨慎态度,导致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获得支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