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家是开货店的,从老板那里进货的东西过期了,自己被罚了几万元,这个责任该怎么分请?

损害赔偿 2022-10-16 06:3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超市中所售卖的食品若过期了的,应当及时下架,继续售卖的,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应当对其没收,并做出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 消费者在12300上投诉一次,如果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经营者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可能被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 经营者以次充好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商丘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