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严重精神损害具体有哪些情形

工伤索赔 2022-12-22 16:33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精神损害是由侵权行为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自然人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受到了严重精神损害,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 可能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形有: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造成死亡、残疾或者伤害的;行为人侵害其他人格、身份权益,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或者给受害人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因为侵权人的行为使受害人遭受医学上可证明的生理或精神损伤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 受到精神损害的当事人应当列举出自己人身权益确实受损的证据,如正规医院开具的伤残等级证明,证人证言以及事故责任认定书等。如受害人不能如期提交自己精神受到损害的证据,将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乌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