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的手机被偷了,小偷抓到了,手机被买了,他也没钱,怎么处理

刑事辩护 2023-05-21 07:2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手机被偷怎么办
    1、手机被偷的处理方法如下:
    (1)确认手机丢失后,第一时间报警;
    (2)立刻致电运营商挂失手机号,并补办手机卡;
    (3)立即致电银行冻结手机网银、并挂失银行卡;
    (4)如果手机有定位系统,可以找出手机所在的位置。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一、手机被偷小偷抓住了怎样赔偿
    1、手机被偷小偷被抓住了的,追回的赃物应当返还给受害人。如果原物不存在或受到损毁的,被害人可以要求小偷赔偿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至于小偷的盗窃行为,属于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手机被偷怎么办
    手机被偷后解决方法如下:
    1、报110后,110通知当地派出所,再由派出所人员向你询问事情经过;
    2、派出所可以根据手机价值情况。根据盗窃手机情节来判断案情,再由案情判断责任人的责任,是否构成刑事案件,再根据责任情况决定是否立盗窃,如果立案,还要根据案情决定立的是行政案还是刑事案,如果是行政案,可能需要单位协助解决,如果是刑事案,派出所安全解决;
    3、如立行政案后初查。明确行为人后,调查取证,证据确凿的,追究行为人责任,由派出所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4、如立刑事案后初查。明确嫌疑人后,调查取证,证据确凿的,移交检察院追究嫌疑人责任,后由法院判刑。
  • 当事人的手机被偷,在明知偷窃行为人是谁的情形下,报警找回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刑法》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德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