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电梯困人,30分钟救援成功,被困人员要求赔偿,合理吗?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6-11 00:5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被困电梯多久可以索赔,根据以下情况确认:
    1、有没有给被困人员造成人身损害;
    2、救援人员是不是超过30分钟到达现场救援。
    如果以上两条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可以要求电梯使用单位赔偿适当的经济损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不能要求赔偿。因为电梯出现的故障是不可能相同的,维修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同样的故障,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的不同,甚至运气的不同,维修所需的时间也不会相同。还有,距离维修部的距离远近也会造成时间的不同。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
    (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四)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五)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
    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六)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除前款规定外,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形做出补充规定。
  • 电梯困人不超过30分钟的,如果没有人员和财产损失,那么不需要进行赔偿。但是如果电梯制造单位有法定过错情形之一导致电梯困人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
    (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第八十一条
    电梯制造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一)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对电梯进行校验、调试的;
    (二)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时,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
  • 被困电梯应该索要赔偿。具体如下:
    1、如果造成了损害或损失的,责任人应当责任后果;
    2、没有造成实质损害后果和没有产生医疗费用的,以赔礼道歉、予以抚慰、排除妨碍为承担责任方式,一般不予经济赔偿。
    被困电梯有哪些具体措施
    被困电梯的措施具体如下:
    1、如果被困电梯内,关键要冷静;
    2、救援关键在于寻求帮助;
    3、在呼救无援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做法是保持镇定,节省体力,等待救援。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条
    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

    (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四)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五)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
    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六)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除前款规定外,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形做出补充规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烟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