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未成年人离家出走,但与家人有联系,警察会管理吗?

其他 2023-06-15 20:3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成年人离家出走报警,警察会受理,走时带有身份证,能找得到。
    离家出走报案,警察肯定会受理的,按照相关规定,只要失联24小时以后,家人或者朋友就可以向公安机安报警,公安机关会列入失联人员内部网查询。
    如果是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警方会通过协查的方式解决,即区域内所有公安机关联动,有相关人员消息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家属。而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发生离家出走行为,如果没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警方只能以一般民事纠纷来处理,可以帮助家属联系和发布寻人启事,但不会专门协助家属找人,如果明确是自行离家出走,警方不会以失踪人口来处理。
    在前往办证时,应携带居民户口簿、两张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现场采集相片)和原申领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在办理手续时,要填写法律依据:《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和进行身份证指纹收集,协助工作人员准确核身份证登记项目,并交纳证件工本费。
    注意的是流动人口录指纹要回户口所在地办理。
    自助服务终端开通,实现的功能有户籍政策查询、办理进度查询、户籍证明打印和身份证的补办、丢失注销。还可以办理注销证明和关系证明。
    发放范围居民身份证由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未满16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领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长期4种。未满16周岁、自愿申领身份证的公民,身份证有效期5年;16周岁至25周岁的公民,身份证有效期10年;26周岁至45周岁的公民,身份证有效期20年;46周岁以上的公民,身份证长期有效。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第四条 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由失踪地县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管辖。失踪地不能确定的,由失踪人员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管辖。
    第五条 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报警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公安机关其他部门接到有关失踪人员的报案报警后,也应当登记受理。其中对符合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情况的,应当报县级公安机关主管领导审批后,移交刑侦部门。
  • 成年人离家出走,报案人可以根据情况,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失踪人口的报案一般情况下都是以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但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
    那么当事人随时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这个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法律依据:   《失踪人员管理办法》第五条
      调查失踪人员工作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主管。
      对接报人员失踪的,由失踪地公安派出所受理。失踪地不明或无法确定的,由最初接警或接到110 指挥中心指令的公安派出所受理。
      因工作需要,公安派出所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请求援助;上级公安机关也可以直接组织力量协助查找。
  • 法律分析:
    1、成年人离家出走了,可以联系上,说明人口并没有失踪,警方不会受理这类案件;
    2、只要失踪了,随时可以报警,如果是未成年失踪,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3、警察的任务就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而老人失踪就是属于社会治安案件,所以可以随时报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
    第二条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深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