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12348年以上的律师说,只要两个人认识,就不是欺诈。谁是陌生人向你借钱,你就会借钱!好几年没联系借钱了。当你向他要钱时,你会告诉你还钱。然后所有的联系法师都被屏蔽了。这不是欺诈吗?刑事案件中还有熟人作案?

债务追讨 2023-06-17 10:0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你好,怎么回事呢
  • 欠款属于民事纠纷,如对方拒绝偿还,你可以在被告所在的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你需要向法院提交证明对方欠款事实、欠款金额以及尚未偿还的证据,可以提交相关的微信或者短信记录,转账记录等予以佐证。胜诉判决生效后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
  • 陌生人借钱不还,不可以报警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产的行为。欠钱不还只是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跟刑事犯罪无关。
    如果对方欠钱不还的,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诈骗罪的对象是财产性利益,内容必须是财产权本身,而且具有管理的可能性,劳务本身不属于财产性利益,但是基于劳务而产生的财产权是此处所指的财产性利益;其次,在行为人取的利益的同时使别人遭受财产损失,这种利益才能认定为财产性利益,如行为人获得了财产性利益,但是相对方并没有处分财产的,则不能成立诈骗罪。
    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因此遭受财产损失,而且数额较大。通过欺骗方法使其免除非法债务的,由于不存在财产损失,不成立诈骗罪。若行为人以欺骗手段取得相对人已经合法占有的自己所有的财物的情形,应当认定为诈骗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哪些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的有:
    1、虚荣心理;
    2、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
    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
    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
    9、贪求美色的意识;
    7、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心理品质等等。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哈尔滨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