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本人离开了原来的工作部门,公积金被封存,如何领取

社会保险 2023-06-23 11:4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离职后公积金封存了怎么全额提取?
    一、满足离职提取条件
    1、与单位终止或解除了劳动关系;
    2、未继续缴存住房公积金;
    3、公积金账户状态为封存;
    4、公积金账户连续封存6个月以上;
    5、没有办理其他提取业务或公积金贷款。
    二、离职后全额提取的具体操作流程
    以长沙公积金为例:
    1、关注“长沙公积金”微信公众号;
    2、点击我的公积金-公积金业务;
    3、通过短信、刷脸或身份证密码等方式进行登录;
    4、在业务模块,点击公积金提取;
    5、在提取类型中,选择离职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提取;
    6、刷脸进行身份验证,出来可全额提取的金额;
    7、上传收款银行卡照片,点击提交申请,确认提取;
    8、等待公积金中心受理,一般隔天就能成功提取到账,收到短信。
    当然,线下直接前往公积金中心营业部,也能办理全额提取,只需带上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就可以办理。
  • 公积金被原单位封存,能提取。如果是因为离职原因,也就是说不在原来的单位工作了,可以申请将已经缴纳的公积金取出来。一般情况下,员工是不会自行申请公积金封存的。除非因为离职需要封存。
    这个时候,需要带上相关的申请资料,并且复核公积金提取条件才能通过。如果不满足提取条件,可以由新单位启封继续缴纳,待职工符合转移或提取条件时再提取。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
    职工应当持提取证明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提取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支付手续。
    第二十六条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贷款或者不准贷款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贷款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贷款手续。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
    公积金贷款后辞职了怎么办
    1、如果当事人离职后,还依旧留在公积金所在的当地工作,那么原单位公积金账户就会与新单位的账户合并;
    2、但是如果当事人离职后去外地工作,并且外地的工作单位建立了住房公积金账户,则可以将在当地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转移到外地住房公积金账户内。
  • 法律分析:解除劳动合同之后,满足了提取公积金的条件,就可以提取,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带上离职证明和提取公积金相关申请,到住房公积金管理局或者指定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解除劳动合同一个月后可以提取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离职的一个月内办理该账户的封存业务,待公积金账户封存后办理提取业务。部分地区对公积金离职的提取具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2年内再就业才能提取等要求。
    解除合同后符合条件就可提取公积金。员工可提取公积金的情形有:
    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
    退休;
    丧失劳动能力,终止劳动关系;
    出境定居;
    偿还购房贷款本息;
    租金超过家庭工资收入规定比例。
    1、离职员工公积金账户必须是封存状态才可以提取。一般是离职一个月后,公积金账户就会被封存。
    2、提取公积金需要按照公积金允许提取的几种条件取得提取资格,也就是证明提取事由的相关材料。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