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偷别人微信里转的200元,违法吗?

网络诈骗 2023-07-05 12:4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盗取别人微信属于违法行为,微信作为现代主流的通讯工具之一,本身具有着使用者的隐私性,微信中还可能存放着使用者的财产使微信本身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非法盗取他人的微信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和隐私权,如果因非法盗取他人微信造成他人的重大的经济损失的还会构成犯罪行为,构成经济犯罪,如果非法转移账号中的财产会构成盗窃罪。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微信属于一个网络平台,可以在微信内进行经济活动。微信号具有一定的身份识别功能以及绑定银行卡的信息,因此盗窃微信号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给对方带来严重损失,则涉嫌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微信转账盗窃是非常严重的。私自用别人微信转账是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私自用别人微信转账,这种行为是构成盗窃罪。微信转账是我们经常会使用的转账方式,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人私自用别人的手机进行转账,那么在法律上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这就需要大家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进行了解。
    法律依据: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盗窃罪与一般盗窃行为的罪限。其区分有数额和次数两个可供选择的标准,只要具备了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其中之一的,就构成盗窃罪,否则,只是一般违法行为。
    把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罪区别开来。这里所指的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主要指偷窃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也包括偷窃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亲属的财物。
    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和非近亲属的财物不等于本人的财物,但又与非共同生活的其他人的财物有所区别。
  • 法律分析:转别人钱到自己微信,数额达到盗窃罪量刑标准的,可能构成盗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临沂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