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1年6月离职的,公司不能支付工资,拖欠近一年的工资,现在可以申请仲裁吗?

讨薪 2023-07-07 09:3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1、在和公司发生劳动争议之后,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劳动局投诉举报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也可以既向劳动局投诉,也申请劳动仲裁,这两者并不矛盾。
    2、公司拖欠工资不发,劳动者可以先给劳动局投诉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经过劳动局处理之后,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可以要求公司加倍支付经济赔偿金。
    3、在公司没有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提出被迫离职,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4、在申请劳动仲裁之前,劳动者需要准备仲裁申请书,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等。
    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工作牌、工作证等证据。
  • 公司欠工资不给可以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部门的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15天内到法院起诉。单位拖欠工资可以辞职,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在职职工能够申请劳动仲裁,但应当在一年的时效期间内申请,同时在职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上述仲裁时效限制。但应在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2、法律依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温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