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遗嘱继承的时效怎么认定,法律依据有哪些

遗产继承 2023-08-04 04:2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遗嘱继承时效规定是只要遗嘱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订立遗嘱的方式合法的,有效期是永久的;就可以在继承开始后,按照遗嘱的分配继承遗产。但是遗嘱继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遗嘱继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权利人不知道自己权利遭受侵害的,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遗嘱继承的时效是遗嘱人死亡时生效。遗嘱在遗嘱人死亡时生效,继承开始。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对遗嘱有争议的,可以通过法院起诉确认遗嘱的有效性无异议的,按遗嘱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纠纷诉讼期限为两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
    但自继承之日起20年以上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