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房子抵押贷款的钱借给朋友现在他还不上怎么办

债务追讨 2023-08-06 17:3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房产抵押给个人还不上钱的处理方式有以下:
    1、如果实在是资金周转不灵,暂时不能拿出钱来还的话,可以向银行申请宽限期。若情况属实的话,银行会同意将还款的日期延续在一定的期限;
    2、如果经济困难,但又不想房子被拍卖的话,可以先向亲戚朋友借钱还银行的贷款,亲戚朋友在人情方面可能多多少少会给予帮助;
    3、抵押物被拍卖,若确实无力还贷,可以让贷款机构拍卖抵押物,所得价款将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房产抵押给个人还不上钱的后果有哪些
    1、会产生罚息,任何贷款在贷款到期日未还款,贷款机构将会收取罚息,房屋抵押贷款也一样,罚息根据贷款利率的130%收取;
    2、会产生不良的还款记录,被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中,影响个人信用,导致借钱方再贷款不易;
    3、若经多次催缴之后,仍未还的款,贷款机构有权将抵押的房屋进行拍卖处理,将拍卖所得金额用于还款,剩余的金额还给借钱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 法律分析:房子抵押贷款还不了有两种后果:
    1、资金周转不灵暂时不能拿出钱来还的话可以向银行申请宽限期。一般如果情况属实的话,银行会同意将还款的日期延续在一定的期限。
    2、如果实在穷尽所有办法都无力偿还贷款的,只好让银行拍卖房屋。通常拍卖房屋的价值会比市场价格要低,所得的价款会优先偿还贷款,剩余的部分才会返还本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九条 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债务人可以请求债权人赔偿增加的费用。在债权人受领迟延期间,债务人无须支付利息。
  • 如借款已到期,债权人可向借款人主张返还借款。如借款人无力偿还,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主张对抵押房产进行评估、拍卖后优先受偿。房子抵押给个人还不了钱时,如果没有到房管部门过户,这种抵押是无效抵押,借款方要想变卖房子是不可能的。
    这种情况最后是双方坐下来认真谈一谈,各自作出一点让步,如果借款人确实遭遇重大变故或其他困难,没有偿还能力,则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之下,自己将房卖掉,然后获得资金将借款还上。
    房子属于不动产,不动产抵押需要程序的,必须到房产局办理抵押登记,不登记不生效。借款还不上,对方起诉的是借贷,而不是房子,如果可以筹到钱可以还,还不上,对方也不能直接拿走房子,必须还要申请强制执行,评估、拍卖等程序,拍卖成钱。
    如果是个人可以和解周旋的余地还有,如果是银行,肯定会起诉,拿着判决申请强制执行拍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一十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房产抵押给个人还不上钱上征信吗
    房产抵押给个人还不上钱会上征信的。通常情况下,抵押贷款期限到后,贷款机构首先会通知贷款人,若是有特殊情况,贷款人可申请贷款延期,如若等贷款机构一再告知贷款人,贷款人仍然没有还款,贷款机构将根据有效的协议对抵押物进行拍卖,用拍卖的金额来偿还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得的价款不足以清偿贷款,那么不足的那部分,贷款机构将追讨。借款人不还的话,这一情况,会被如实的记录到征信系统里。借款人今后申请信用卡,办理贷款都会被拒之门外。
    对配偶的信贷也有影响。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安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