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行政处罚立案的时效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行政处罚 2023-08-09 12:3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行政处罚立案后,如果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有执行权,应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时予以执行;如果没有执行权,而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的,可在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法院执行。法律依据:2021年7月15日生效的《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三)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四条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行政处罚的时效规定:一般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时效是二年,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违法行为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处罚时效是五年。法律依据:2021年7月15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行政处罚时效期限为2年,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行政处罚是有时效的规定的,目前规定是两年,意味着行政机关对于违法的嫌疑人,在两年内没有及时作出行政处罚,在两年以后就不能在对其进行处罚了,而时效是根据违法活动开始之日算起,比刑事处罚较轻的处罚。
    行政处罚有关规定的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指行政处罚主体对于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行政违法行为,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必须违法事实确凿,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
    在两年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会留存有行政处罚案底吗
    行政处罚通常不会留案底,但是会留有行政处罚记录,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
    但记录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放,只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报请有权机关审批后,记录才对外提供,不对普通单位或个人提供查询业务。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宁波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