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法定减轻处罚有哪些情形,法律上是如何确定的

行政处罚 2023-08-13 15:41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减轻处罚主要有两种情况:
    1、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认为较重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有一般减轻与特别减轻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刑法特别规定并只适用于特定犯罪。
    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
    一是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二是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认为较重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减轻处罚的适用规则包括法定减轻处罚情节、酌定减轻处罚情节两种。减轻处罚有一般减轻与特殊减轻之分。一般减轻的规定,一般减轻是指依法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具有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特殊减轻的规定,特殊减轻是指酌情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刑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规定的减轻处罚的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五、 将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区别是什么
    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具有从轻处罚情节时,量刑即倾向于较低的刑期,不一定是三年,且最低也不能低于三年。具有从重处罚情节时,同理,最高也不能高于十年。至于以什么标准来划分轻、重,没有统一规定,不能简单的以法定刑的中间线来做标准。具有减轻处罚情节时,量刑的幅度是在三年以下,没有量刑幅度可以高于法定刑的,应注意可以从轻或减轻和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前者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也可以不从轻或者减轻,后者则是必须要从轻或者减轻。综上,从轻是在法定刑内,减轻是低于法定刑。从力度上,从轻小于减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天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