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在哪里处理违法行为,法律如何规定

行政处罚 2023-08-14 19:5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般违法行为处理有以下内容,分别是:
    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5、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一般违法行为,具体如下:
    1、民事违法行为,包括违约、侵权等;
    2、行政违法行为,包括治安管理等;
    3、司法违法行为,包括拒不到庭、违反法庭纪律等;
    4、刑事违法行为,包括各种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1、违法行为地包括违法行为发生地和违法结果发生地。具体的规定如下:
    (1)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地以及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地点;违法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违法行为发生地。
    (2)违法结果发生地,包括违法对象被侵害地、违法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十条
  • 法律分析:判定依据不同。违法行为,所依据的规定是国家的法律即具有强制性及高度约束力的条令;违章行为,一般是部门或政府具体公共事务维护秩序和地方性的规定。所受处罚不同。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约束,轻则民法、行政法约束,重则刑事犯罪。违章行为一般是警告、罚金,严重的顶多行政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八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沈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