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交通事故赔偿 2023-08-22 02:4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交通事故的伤残评定标准如下:
    1、交通事故的伤残评定标准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各有不同的标准;
    2、包括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头面部损伤致、胸部损伤致、腹部损伤致等不同伤残程度评判标准不同;
    3、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必须等伤者康复后才可以评定;
    4、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
    法律依据:《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一级伤残
    (一)、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1、植物状态;
    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执行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类法。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综合计算数学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及肩胛带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
    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
    5.1一级5.1.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1)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
    2)精神障碍或者极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四肢瘫(肌力3级以下)或者三肢瘫(肌力2级以下);
    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重度排便功能障碍与重度排尿功能障碍。
  • 交通事故评定伤残等级: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
    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第三条、第四条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