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判了缓刑后,人可以直接就出来吗

其他 2023-08-27 15:1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判了缓刑后,人不能直接出来。因为缓刑判决不是即刻生效的判决,人民检察院和被告如果对判决不服可以进行上诉和抗诉,在规定期限内没有上诉和抗诉的,判决生效,判决只有生效后才会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 判了缓刑后人能直接就出来了吗
    判了缓刑后人能直接就出来了吗。我国一直是法治社会,所以只要是违法犯罪都是需要服刑的,而判了缓刑的意思就是可以不用关押,那么判了缓刑后人能直接就出来了吗?
    判了缓刑后人能直接就出来了吗1
    是的。如果是当庭宣判为缓刑,当庭就会释放。但需要办理一些手续,如判决书签字;看守所的手续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如果是当庭宣判为缓刑,当庭就会释放。但需要办理一些手续,如判决书签字;看守所的手续等等。
    《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判了缓刑后人能直接就出来了吗2
    一、判缓刑在司法局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带着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备案。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以后按时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
    判缓刑后的注意事项:
    1、如果没有其他犯罪,办案单位 不会在传唤你
    2、缓刑考验期应注意事项:
    (1)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超过日期也会有麻烦)
    (2)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例如星期一),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3)按照规定每个月参加社区服务,就是你要参加打扫卫生。(规定是8小时,这个基本上是形式,一般情况下不会让你真正去劳动),你只要有参加,如果出什么问题,那是司法所的事情,没参加,出什么问题那是你的事情。
    (4)按规定到所参加集中.教育,跟社区服务一样,也是每个月都有一次。
    (5)如果有定位手机,那定位手机一定要开机,并随身携带,(这个很重要的)
    (6)千万不要离开你所在的市或者县,实在要出去的话,要办理请假手续。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县司法局批。
    (7)千万不要再触碰法律,即犯罪,要不然撤销缓刑,收监.
    (8)警告只要三次,不汇报,不参加社区服务、集中.教育,不服从管理,私自外出、定位手机等等,都可以出警告,累计三次,三次后就可以收监了,所有要小心。
    二、缓刑期间又故意犯罪的处罚是怎么样的?
    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后罪数罪并罚。
    《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综合上面所说的,缓刑就是属于暂缓执行,只有过了考验期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执行,一般对于缓刑者都需要先到司法局进行报案,拥有自己的信息之后从而按司法司的条款来进行遵守,只要在这期间不再犯任何的罪行,那么就不会再被收监。
    判了缓刑后人能直接就出来了吗3
    一、缓刑到期后要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1、按规定是要自己去办理矫手续,现在对监外服刑人的管教不是在派出所,应该在当地司法所
    2、如果你确实去不了,可以请个人帮助办理一下也无妨,但这个人最好要有点分量,比如:当地的干部、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
    3、不会因为你没去办理就将你按原判决执行,即使你不去,也不请人帮忙去办理,他们也会帮助你办理解矫手续的,因为如果到期不办理,说明他们的工作出现了问题。所以,你不要担心办理手续的问题。
    缓刑期满后需办理的手续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规定,第二十九条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二、缓刑期间应该遵守哪些规定?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我们可以看出,按照规定缓刑到期以后,自己需要去当地的司法所办理相关的缓刑到期手续,另外,缓刑期满以后相关部门也会对当事人发放解除缓刑的相关证明书,并通知人民检察院和当地的公安机关。缓刑人员在执行缓刑期间一定要遵守国家的规定。
  • 缓刑执行期间能外出。缓刑执行期间要经得考察机关批准后,可以外出。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察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凉山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