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如何判断防卫过当致死,刑法如何规定

刑事辩护 2023-08-28 12:0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防卫过当致死亡如何判
    1、防卫过当致死亡如何判,需要根据具体的量刑进行确定。分别是:
    (1)行为人在正当防卫行为中,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但应当对其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杀人、抢劫等现行犯正当防卫致死的,不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防卫过当的认定有哪些
    1、既要分析不法侵害的手段、缓急、参加人数等,又要分析防卫的地点、手段、后果及主体的体力和心理态度。经过对比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如果认定防卫强度和不法侵害强度基本相当,那正当防卫不过当,而如果防卫强度明显大于不法侵害强度,这种强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即是悬殊的或是完全多余的,这就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
    2、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法益性质,决定着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当防卫的强度和时间上的缓急。而对于一般轻微的法益遭到的不法侵害,即使防卫行为不能保护,也不能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大伤亡;
    3、不法侵害已经着手,形成了侵害的紧迫性,但侵害强度尚未发挥出来,因此无法以侵害强度为标准,只能以侵害的紧迫性为标准,确定是否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 法律分析: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从司法实践中来看,可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为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中防卫人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虽然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为小的多,所以,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法律分析:首先应认定所涉及罪名的问题,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主要涉及以下三种罪名,一故意杀人罪,二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三过失致人死亡罪;其次根据具体罪名与犯罪情节确定刑罚期限。防卫过当只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犯罪情节。具体判刑期限由法官裁量作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三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株洲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